2010-11-01 14:41
聰明購屋,要買到物有所值的房屋,準備功夫絲毫馬虎不得,而且要掌握購屋的還價技巧,這也是重點。
需瞭解行情
所謂貨比三家不吃虧,瞭解行情是購屋還價的第一步,購買房屋議價學問大,假如還價過了頭,可能錯失成交機會,掌握產業市場行情,對於自己屬意的房屋,不論是新建成的房屋,或是已有一段屋齡的舊屋,都要清楚這些房屋的最新市價。
針對產業行情有一個底稿後,接下來就是議價實戰階段,購屋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,許多時候,打出溫情牌攻勢,有助於打動人心。
在網絡上的團體購買已經普及化,現在連購買房屋也可以透過團購來還價,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預售屋或新建的房屋,集合親朋好友集體購買,有時可以取得相當可觀的折價優勢,譬如10%或15%的折扣。
假如類似這樣的還價方法不能取得預期效果,也可以附近的銷售單位做為議價籌碼,特別是自己屬意的單位有些缺點,而鄰近的類似單位又比較便宜,可以將這個策略派上用場。
採用“挑三撿四法”
許多買家在購買房屋時,採用的另一個方式是“挑三撿四法”,譬如格局不方正、屋旁有電房,樓層單位數目太多、客廳太小、浴室不通風等等。
我們都知道,沒有所謂的完美房屋,假如有心還價,總可以挑到房屋的一些缺點,迫使賣主讓步。
雖然說會嫌貨才是真正的買家,但也不能無的放矢、惡意中傷,在還價的過程中,要拿捏得當,尤其是許多二手屋的賣主,通常在自己的房屋,已住了一段時間,就算是有缺點,也禁不起人家嫌棄,想在對方傷口上灑鹽,恐怕還是要搭配低姿態,才不會落得賣方翻臉不賣的下場。
在進行議價時,“第一口價”該還價多少才合理呢?所謂“第一口價”就是買方第一次開的價錢,通常會低於自己可負擔的價格,再慢慢往上加。
為了避免被當成“沒誠意”,不妨參考坊間機構的調查數據,例如針對新建屋或二手屋的最新議價空間調查,根據這些議價幅度調查結果,做為開價的依據。
通常景氣越差時,議價空間會變大,景氣在谷底時,可以還價的幅度比較大。房產與股票市場一樣,當發生大災難、或爆發金融危機時,會是進場物色房產的時機。
在預售房屋期間,商店、報紙廣告還沒發佈時,正是試探市場接受度的時候,趁此時購屋還價,通常能獲得不錯的價格。
另外,當有些產業計劃賣剩下不到10個單位時,要儘快清貨時,或是一般人不喜愛的4樓,一般可以買到比同區域較便宜的單位。
現在許多房屋的業主都有貸款,從抵押給銀行的房屋相關文件,可以看出一些端倪,如果賣方在近期內拿房子借款的額度很高,很有可能手頭緊縮,買方砍價成功的幾率也相對升高。
此外,直接向銀行表達購屋需求,詢問有意購買的房屋價值多少、可以貸款多少比率時,銀行會提出評估結果,可以做為與屋主議價時的依據,多問幾家銀行可以得到更多參考答案。
找到關鍵人物洽談
最後,在議價過程中有個很重要的技巧,就是找到關鍵人物,直接和價格決策者洽談,才不會白白浪費時間。
一般來說,預先銷售的房屋是由發展商以特定價格,由公司的銷售部門負責,或是委託代銷公司銷售,代銷公司再請銷售人員賣房子;在這個流程中,有3個等級可以決定房價,產業發展公司銷售經理、代銷公司主管及銷售人員。如果只能接觸基層銷售人員,議價的空間一定比較小。
如果能直接與發展公司的銷售經理、或是代銷公司高階主管議價,不僅省事省時,也能談到好價錢;如果能更進一步與產業發展商接洽,拿到的價格絕對比代銷公司來得低。
另外,如果透過產業經紀公司購買二手屋,一般經紀都是以房價的固定比率抽取傭金。但如果買方表現購買誠意,經紀行也想趕快做成交易,在經紀傭金方面,也有一些還價空間。總之,議價各有技巧,就看精明的購屋者如何運用了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