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的分佈形勢,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馬房地產的供應,推動大馬住宅產業的購買與投資浪潮,在進行產業長期投資策略的規劃,人口統計報告扮演重要角色,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。
嚴格來說,我們正值產業奠定長期走勢的另一個轉捩點,採用人口統計分析報告,可以預見接下來10年,那一些產業領域的交投保持熱度、哪一些可能不是。
“地點”一直是鑒定產業良機的要素,另一個同樣重要、經常被忽略的因素則是“時機”。
在鑒定產業周期的趨勢與時機,反映產業的長期趨勢,明顯受到人口統計學的影響,人口統計學探討人口統計的變化,這些變化足以影響社會階層對產業需求的趨勢,人口的轉型將造成市場出現一些波動情況,同時,影響市場對產業需求的長期走勢,這可協助我們瞭解為何某一些產業領域會上漲或下跌。
與其他大部份行業一樣,產業領域的發展也存在周期形勢,產業的購買形勢,與一個人不同的階段息息相關,嬰兒潮時代的人們,在步入他們的黃金階段,可以塑造成一股力量、一股足以轉換為推動社會轉向購買產業的動力。
當我們處於人生不同的階段,我們想要、需要的產業類型也不一樣,從我們踏入社會、或是剛組織家庭,租下來/或購買的小型公寓/房屋,發展為在人生的另一個階段,提昇自己在房屋的擁有地位,購買比較大間的房屋。
一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對生活的要求也不一樣,簡單說,假如你給一名大學畢業生一袋子的金錢,他/她可能用來購買新的跑車、結婚或環遊世界;如果同一袋子的金錢給了一名中年男子,他可能儲蓄起來,做為退休規劃的一部份,比較有投資意識的可能用來購買產業,以賺取租金收入,或留給子孫。
人口收入左右買屋趨勢
從人口統計的報告,可以窺探人口年齡層的比率、人口分佈的形勢,舉個例子,在城市或市郊工作、謀生和居住的人口,是年輕人居多、或是年輕人與中老年人不相上下,還有未成年的孩子又佔多大比率,這些都足以反映未來10年、15年、20年,市場對產業的需求將出現怎樣的趨勢。
發展商在進行產業發展的規劃時,也不應忽略人口統計的形勢,掌握了人口統計的基本學問,有助於他們進行產業類型的策劃,例如應該興建較大面積的產業單位、或是中小面積的產業類型,該建較多分層產業單位、抑或是有地的產業等等?
另外,對國人收入的分析,也可以窺探或預測市場對產業的投資趨勢,人生在不同的階段,對資產的需求與要求將有所不同,這是很正常的進展。
按一般的理論與規則,當我們逐漸年長時,具備人生與工作經驗,收入將相應增加,直到我們退休,較高的收入轉換為較大的購買力,許多人在人生的較後階段,有能力購買較大間、昂貴的房屋,就是這個道理。
僑豐研究在2008至2009年展開的一項市場調查,反映大馬人的收入,在進入人生的不同階段相應提高,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產業的購買趨勢,在退休之前,當他們累積足夠的財富,很可能成為一名活躍的產業投資者。
大眾化房產計劃供過於求
假如要探討接下來10年大眾化房產市場的走勢,特別是新生代將開始組織家庭,我們應該回看嬰兒潮時代的人,在過去如何影響大眾化房產市場的好景周期。
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初期,明顯是大眾化房產市場的時期,也是一個大型城鎮蓬勃發展起來的階段,個別城鎮數以千計房屋的建立,幾乎所有的單位都被訂購一空,遺憾的是,這樣的情景並沒有出現在今天的產業市場。
當年的一些發展商展開大膽步伐,表示他們預見市民對房產的需求保持殷切,價格大眾化的房產單位,大批推出市場後,吸引不少買主的目光,多數的大型城鎮,例如首邦市毗鄰的USJ、雙威鎮及蒲種,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蓬勃發展起來。
外在因素左右買屋計劃
產業市場走出1997/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,恰好搭上1999/2000年另一波的大眾化房產好景期,1970年代期嬰兒潮代人,來到購買新屋的首要階段,在產業市場處於2年上漲周期後,美國網絡股浪潮泡沫、911恐怖襲擊美國事件、阿富汗、伊拉克戰爭、沙斯疾病的爆發,打擊了大眾化房產市場的發展步伐。
雖然這些因素並未將有潛能的買家排除在場外,但也有不少購屋者做出延後購買產業決定。
等待一些日子後,他們開始按捺不住,又重新進場,2003那一年,政府實施的一些獎掖措施、調低利率,促使一些有潛力的買家重返產業市場,在之前2年因為形勢不穩定擱置產業購買決定的買家,在2003、2004年回到產業市場,加上70年代期的嬰兒潮代人加入購買行列,出現前後4年(2001-2004年)對大眾化房產的偏高需求,濃縮在2003-2004短短的2年,造成許多新推出、價格大眾化房產的銷量,上升至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史無前例的高位。
削價競爭房產陷衰退期
2003-2004年的產業好景期,促使不少發展商邁開腳步、購買大片土地,以展開大眾化房產計劃的發展;不過,這些房產計劃的發展在2004年之後減緩,當需求無法與新的、預期加入市場供應同步成長時,價格大眾化的房產市場迅速陷入衰退期,當發展商開始削價,以減少存貨,形勢進一步惡化。
在這個期間,一些資產負債狀況欠佳的發展商,其產業計劃被擱置一旁,一些財務健全的發展商,趁勢進入市場,並取得可觀的銷售業績與市佔率。
目前,大馬中高檔住宅產業漲潮,可能是這麼多年來最長的“好景期”,從1990年代至今,幾乎維持了20年,儘管間中面對一些阻力,但大馬高檔產業的反彈力度,依然比過去強勁。
至於我們是否正值好景期的最後階段,這是個相當爭議的課題,中、高檔住宅產業、特別是有地房產的價格迅速上漲,在某種程度上,突顯出國人對投資這類型產業依然信心十足。
由於可供興建產業的土地日漸稀少,市區不少業者紛紛轉向興建高檔分層產業,設施、格局一再創新,吸引產業投資者的目光。
儘管社會治安欠佳,有地產業的魅力依然不減當年,為迎合置業者的需求,發展商推出圍籬產業,一樣獲得買家的追逐。
在接下來10年,產業市場將轉型,從80年代下半階段以大眾化產業市場為主,轉為由高檔住宅產業支配。
另一個主要的轉型則在21世紀初,雖然中、高檔產業仍是市場的焦點,不過,購買這類型產業的出發點在2000年代出現戲劇性轉變,1950年的嬰兒潮代人,提昇產業的擁有權,開始累積投資產業,他們視產業為安全的長期投資工具。
前面說過,由中高檔產業組成的好景期,從1990年代開始,吹起了漲潮風,前後維持了20年,儘管間中面對一些阻力與衝擊,但終究順利度過難關。
我們必須指出一點,中高檔產業市場維持了20年的好景期,但漲潮是不可能無限期延續下去,假如1950年代嬰兒期潮代人、為目前產業市場漲潮的主要推動力,當他們退休、最終退出市場,假如沒有另一股力量取而代之,好景期可能結束。
從2009年崛起的大馬高檔住宅產業市場,在下一個10年達到高峰水平之前,預料將進入最後階段的好景期,反彈的形勢與之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,一般的復甦有些不一樣,很可能是中高檔產業價格、特別是有地產業的上揚周期,同時,反映市場對投資這些產業的信心十足。
中高檔產業需求攀升
一個人在進入人生的第3階段時,大多數的我們可能探討投資一些回酬較高的資產,在人生數十年生涯所累積的財富、對本身收入與前途展望的信心,促使我們轉向物色更大間的房屋,提昇本身在房屋擁有的地位。
當嬰兒潮代人成為“提昇”房屋擁有一族後,將形成一股推動市場轉向中、高檔產業需求的力量。
擁有“共管公寓之王”美譽的拿督童國模,1990年代初在市場掀開序幕,當時,他表示將在吉隆坡市郊以北的地區,發展為高檔住宅產業集中地,這個集中地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滿家樂,當時,有人認為那地段有關偏遠、基本設施不足。
可是,到了1990年代中期,在推出後短短數年間,該地帶的發展獲得肯定,滿家樂象徵富裕者的家居、是人們屬意的居住社區、社區的基本設施已日趨完善。
除了滿家樂,還有其他不少的例子,其毗鄰的金地實業,在1990年代初開始發展,到了90年代中期,也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。
泗海棧在發展萬達鎮之前,該地只是一片油棕園,以及少數的人民,直到1991年,當泗海棧集團展開萬達鎮發展計劃後,於1990年代中期,迅速發展成為一個著名的社區。
負責上述產業發展計劃的發展商,相信意識到一股改革風將在大馬產業市場吹開,這改變與人口架構的轉型有很大關係,1950年代嬰兒潮代人,財富的累積日漸增加,他們從有能力購買大眾化房屋,提昇為購買投資型房屋,推動了1990年代的產業熱潮,這就是中高檔住宅產業好景期的開始。
在2000年代開始組織家庭的1970年代嬰兒潮代人,在2009/2010年開始進入提昇房屋擁有權的階段,這將促使市場對中、高檔產業的需求,類似1990年代的情況,發展商推出的房產計劃,也傾向於這類型的產業,以迎合市場的需求,不過,1950年代與1970年代嬰兒潮代人,他們對房產的需求形勢有些不一樣,他們在提昇房產的要求也有些不同。
退休人士選擇產業投資
關於“亞洲人喜歡產業”的說詞,對許多進入人生第4階段的大馬人來說,還相當貼切,第4階段的人生,一般是指從50歲開始,在退休之前(私人界的退休年齡是55歲、至於政府公務員則是58歲),他們一般選擇避開風險投資,當然,也不會過於保守,將所有財富保留為現金,或低風險的產品。
這一組人面對的最大問題是:如何保留他們的財富,以應付退休後的財務需求,在金融市場如股市投資,一般來說不是很妥當,畢竟這是比較高風險的投資,因此,這一組人的投資選擇基本有2項:保留一部份為現金(或低風險、低回酬投資),以及/或是投資產業,鑒於現金不是很好的通膨對衝工具,產業成為比較有吸引力的選擇。
結語:當人口分佈出現另一個較大的轉移形勢,產業市場的超好周期是否潛在下跌風險,抑或相反情況,目前仍很難預知,2012、2013年是否見頂,一樣存在變數;投資者在目前這股高漲的形勢中,在接下來的12個月,依然還有從中套利的機會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